■ 文/曾偉禎 兩個不同世代的女人,從烹調食物中,找到了自己,開啟了生命的樂章。 一個是美國餐飲界傳奇人物──茱莉亞柴爾德(Julia Child,1912~2004年)所寫的《掌握法國烹飪藝術》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厚達752頁,有524道食譜的天書之美譽,從1961年出版,徹底改變了美國人自二次戰後的飲食習慣,至今已再版四十九版,幾乎是餐飲聖經。 茱莉亞曾經是駐法的外交官夫人,但在忙碌的官場夫人生活中,卻找不到重心。熱愛飲食的她,透過進入著名的藍帶廚藝學院上課,學習法式烹調,在種種挫折中,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路。烹飪書一出版不但暢銷,返美後還主持電視烹調節目大受歡迎。節目拍攝的廚房場景,是丈夫保羅為她高大的身材特別設計的,現在這套廚房被收藏在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中,並公開展覽。 夫與妻的美味關係 2002年,任職於911世貿大樓重建組織的茱莉(Julie Powell),每日的工作是接聽客服電話,從抱怨到哭訴,都必須傾聽,漸漸磨掉她想當作家的志向。身邊的朋友不是位高權重,就是靈活地在媒體圈工作,只有她日復一日地找不到出路。因為老公工作的關係,以及較大的生活空間,他們搬到紐約的皇后區。每當心情不佳,茱莉就在小小的廚房下廚來紓解情緒,也做出無窮的興趣來。在老公的鼓勵下,發想以一年的時間,做出茱莉亞柴爾德書中的524道菜,並在部落格中如日誌般寫下心得,一邊練廚藝也一邊磨筆鋒,開始當起部落格的格主。 電影即以時空交錯進行的方式,以對照的方式鋪敘兩個女人的生活。導演諾拉伊芙隆(Nora Ephron)曾編導受歡迎的都會愛情喜劇,包括《當哈利碰上莎莉》、《西雅圖夜未眠》,以及《電子情書》等經典愛情影片,對喜劇節奏、愛情與女性議題的處理皆受矚目。 《美味關係》透過梅莉史翠普(Meryl Streep)增肥來演出女食神,傳神詮釋真實主角人物的風格化表演,加上導演一些驚喜的喜劇調性處理,全片沒有一般女性尋找自我的影片的沉重感,而多了正面能量的感動。 台灣片商把英文片名《Julie & Julia》轉成《美味關係》,直接點出影片中令人無限回味的,不僅是食物的滋味,而是美好的人際關係,是神來之筆。 美味關係在人際關係中第一層是,兩人都有善解及對妻子全力支持的老公,梅莉史翠普與史丹利土奇(Stanley Tucci)演出中年夫妻之間美好又美味的關係。兩人對話透露出的體貼與關心,如行雲流水般,彼此信任又相互扶持;高大的廚師老婆對較矮小的外交官老公撒嬌或共餐,表現自然感,這對賢伉儷形象深深烙印在人們的心中。 而二十一世紀的年輕茱莉的老公,不僅充滿創意,還在旁鼓勵妻子,但因為茱莉過度把壓力外放,太在意部落格的經營,讓他不得不暫時離去,等她冷靜清醒,也提點了當代人在工作壓力與自我調適失去平衡時的議題,令人深思。 女人與自己的美味關係 更深一層的美味關係,是女人和自己的關係。簡單地說,這是兩個在不同世代,都想要找到自己的女性,分別在食物中找到人生的路。兩代女人形成對照,她們兩人的共同點,在於無比的「意志」。 外交官夫人茱莉亞與老公的生活幾乎無憂,唯一的陰影是政治氣候,讓她無法永遠待在她的美食天堂──巴黎。其中,她對外交官夫人的生涯沒興趣,但決心進入高門檻的藍帶專業廚師學校,從享盡美食到創造美食的動力,讓她意志高昂,即使校內的女教務主任瞧不起她是美國人,以及帶有美國人無法做出法國菜等偏見,她執意要完成訓練。她鍥而不捨地將刀工學到盡善盡美,而在家中切堆如小山高的洋蔥,最後終於拿到證書。然而,出書的過程並不順利,不但換了出版社,書的內容格局也有所出入,多年後終於出版厚達七百多頁的法國菜食譜聖經,若非過人意志及堅持,無法成就。 二十一世紀的茱莉,則無法與事業成功的女友們一樣,過著如意的生活,她的內在有許多衝突,想寫作卻成為公務員;好不容易當了部落格格主,卻因為種種不如意,包括母親的不信任、做菜不成功、該來的客人沒來,以及眼看就要成名卻有更多不順……,導致自己有無比的壓力。所有的得失心使她幾乎精神崩潰,以及婚姻觸礁,憑著意志力,加上老公的善解,終於完成一年的實驗。 聖嚴法師在《108自在語》中:「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,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。」正點出了茱莉的痛苦,若能「船過水無痕,鳥飛不留影,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,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。」所有部落格主在虛擬的空間與格友交會時,在交流時因受歡迎,無意餵養了「自我」,不小心放大了自我的貪瞋癡時,可以引以為參考,也正是本片可愛之處。 她們面對不同的挫折,一個寫食譜卻找不到出版社,另一個因部落格受歡迎卻得面對婚姻危機。這部電影是以鼓勵曾經失意,面臨人生谷底的觀眾,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夢想及希望。 透過食物傳遞善的滋味 全片兩位女主角在片中沒有真正交會,真實的主人翁茱莉亞於2004年去世,令人稍對影片的對照有些不滿足。不過沒有人會否認整部電影最具娛樂性的,該是梅莉史翠普刻意增肥,將東方觀眾不熟悉的「懂法國美食的美國專家」茱莉亞柴爾德帶到眼前,還有真實主角的高八度聲音,以及非常認真的生活態度,再次成現在觀眾面前。 當然,作為一部與飲食有關的影片,少不了讓人食指大動的畫面,畢竟食物是滋養色身的必需。雖然電影的處理,讓人很容易下結論,烹調美味飲食的祕訣就是「用很多很多奶油」。但回首全片,最讓人回味並想回家趕快如法複製的菜,並非梅莉史翠普飾演的茱莉亞的法國廚藝,或是年輕的茱莉學做的524道菜色,而是在片子開頭,當工作得筋疲力盡的茱莉,回到位於皇后區蕭條的路上,在小窩中,藉由下廚將白天工作的疲憊放到一旁。 她全神貫注地備料,入鍋熬煮,再將法國麵包置入鍋中,與充滿奶油、番茄與香料一起煎成飽滿多汁的餅,整個過程盡是全片的精髓,是她釋放壓力,與自己完美共舞的一刻。她與下班後的先生一起食用的快樂,更是讓人回味。食物與美好的共享關係,是人生中最美的解憂丸。 作為飲食電影之妙,若能讓人明白除了活在當下,體會真正的靜好;又在人間,如菩薩般傳遞美好事物,是建立善循環的開端,這段落該是妙法的例證。 本文摘錄自《人生雜誌316期》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