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

IBS 菩薩寺 學道先須且學貧,學貧貧後道方親;一朝体得成貧道,道用還如貧底人。

 IBS 菩薩寺


學道先須且學貧,學貧貧後道方親;一朝体得成貧道,道用還如貧底人。

作者是龍牙居遁(835-923),唐末五代時曹洞宗著名禪師。初參翠微、香嚴、德山、白馬,雖請益已勞,而機緣未契,後聞洞山得悟玄旨。住長沙龍牙山,人稱「龍牙和尚」。

解釋:
「學道先須且學貧」,老子在《道德經》曾云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」因此修行之人若要辦道,必須學習安貧樂道,放下五欲六塵等染著,才有可商量處。若一邊口說修行,一邊妄想名聞利養,則縱使成就千百佛事功德,終究是與道相悖。又「貧」字含有無量妙義,行者在禪定中,日夜反觀,照見五蘊皆空,絲毫無有掛礙,覺察「實体我」廓然無存,正所謂「撒手到家人不識,更無一物獻尊堂」。 又「學貧貧後道方親」,學者唯有頓悟五蘊本空,方能相應實相,根斷無明煩惱。因此,禪師肯定地說,在「貧」中体會到了「道」的親切。「一朝体得成貧道,道用還如貧底人」,体悟「貧」道後,自然大事已明,不過悟了還同未悟,不到平淡、平常,不能爐火純青,大智若愚。馬祖道一禪師曾經說:「平常心是道」。何謂平常心?心中無造作、無是非、無取捨、無斷常、無凡聖。只是如實地活在當下的行住坐臥中,應機接物,這才是「道」的体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